中华周易研究会
[前言]
前言 本书系教育部委托编写的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材。 一九七八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制定的高等院校教材编写规划下达后,承担本书编写任务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西北大学、武汉师范学院等十所院校的代表在哈尔滨举行编写工作会议,成立编写组,确定分工,并研究了本教材编写的有关事宜。一九七九年三月编写组在上海开会讨论本书详细大纲,并广泛听取了应邀到会的四十多个院校及有关文学研究单位的代表对大纲的意见。为了进一步解决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编写组成员又于一九七九年八月参加了在长春举行的全国当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与参加会议的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一起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使本书的编写工作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在各执笔人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编写组在北京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对初稿进行讨论和修改6最后选出五人定稿组及正副组长各一人,负责本书的定稿工作。 编写建国后三十年的文学史,这是一项初创性的工作。本书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难物主义观点对新中国文学三十年的成就、经验、教训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探讨,在北京定稿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的有关同志参加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

  


To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