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研究会
[绪 论]
绪 论

  我国当代文学开始于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文学发端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夕,它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世界进步与革命文学的营养,是在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积极影响与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革命与进步的文学。在三十年间,它作为整个中国革命与进步事业的一个重要战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培育和锤炼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战斗传统。我国当代文学就是赓续着这个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下曲折地成长与壮大起来的。

  在三十年代,鲁迅曾经预言:“惟有左翼文艺现在在和无产者一同受难(Passion),将来当然也将和无产者一同起来。”①就鲁迅所处的时代来说,他作出这样的预言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实也正如鲁迅所料,在“五四”时期开始萌芽的我国革命文学,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因如此,反革命的压迫也就接踵而至,特别在十年内战时期,这种压迫曾经达到了高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左翼文学界曾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并由少数先驱者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下了它光荣的第一页,而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则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到了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总结了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教训,提出了在我国情况下发展文学艺术的理论纲领。在《讲话》的鼓舞和指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致力于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并和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民文艺,从而把我国革命文学运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阶段,也开辟了我国文学的新阶段。一九四九年七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揭开了这个新阶段的序幕。长期被分隔的国统区和解放区两支兄弟文艺部队,在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凯歌声中会师了,形成了全国文艺界空前团结的盛大场面。当我国新文学带着它的宝贵的战斗传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一时间确如百川汇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始了新的建设和创造的里程。

  我国当代文学,尽管还很年轻,但它是发展中的生气勃勃的革命文学,它不仅说明着我国文学的现在,而且还昭示着我国文学的未来,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希望所在。可以说,每个民族的文学发展的新水平,都是由它的当代文学来体现的。已有的水平只能说明过去,希望永远在未来的一面。因此,尽管我国当代文学还不成熟,还有种种不足,但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部门,它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心和注目,决不是偶然的。学习和研究我国当代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总结它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研究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作家、作品以及某些重要文学现象,找出它的规律和问题,对于扩大我们的认识领域,提高我们的思想情操和文学修养,对于继续发展我国当代文学事业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进而对整个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To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