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研究会
[第三节 叙事诗]
第三节 叙事诗

  叙事诗不是郭小川诗作的重点。但他的为数不多的叙事诗,思想和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建国后他的叙事诗都产生于五十年代后期。

  《一个和八个》在题材和思想的探索上,无论于诗人个人还是整个诗坛,都是个惊人的突破。诗中叙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临时随军监狱里一个奇特的“犯人”王金的故事。他是我军的营教导员,因为特务嫌疑,跟三个出名的惯匪、四个开小差的士兵和一个奸细关在一起。与一帮社会渣滓为伍,实在痛苦已极,然而他又难以自辩。他的案情复杂:受党的派遣到天津海河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日寇逮捕;临准时在一位无名难友的帮助下,潜水逃生,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正当他努力为党工作时,却受到一个奸细案件的牵连,所有的证明材料都不利于他,同难人又死无对证,因此他无法取得组织的信任。当时解放区正面临着日寇的大扫荡,严酷的环境不容许作进一步审查,结果他与那八个犯人一起被判处了死刑——这个故事也许太可怕了,但实际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诗人涉猎了一个文学创作望而生畏的领域,让主人公经受了一种特殊的考验。这不单纯是生与死的考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经受委屈的考验,而是一个革命者在他那颗高贵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为维护自己的信念而斗争的问题。主人公经住了这种考验。在狱中,他教育那八个犯人认识自己的罪恶,用人生真理之光去照亮他们的心灵;在刑场上,他没有抱怨,只有惋惜,临刑前用饱和着真挚感情的口号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忠贞。敌人突然袭来,除奸科长被炮火打伤,他虽然被捆绑着双手,却毅然代替科长指挥战斗,救护伤员,转移突围。诗人通过这种特殊的考验和主人公深刻的心理历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其独特性来说,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诗中写了几个土匪的形象,王金的高尚品格终于使他们阴暗心灵里透进了一点光亮,甚至在刑场上,“大胡子”还跪下求情:“可千万不能杀死这个教导员,他是个好人……”。这里表现的决不是所谓的人性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它显示了真理改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力量。作品的缺点是对这些人能够转变的内因揭示得不够充分。

  《白雪的赞歌》和《深深的山谷》通过对两个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描写,同样表现了革命战士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经历的严峻考验。

  《白雪的赞歌》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段动人的故事:主人公于植的在敌后当县委书记的爱人杳无音讯,这引起了她深深的痛苦。她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努力工作,投身到土改的火热斗争中去。然而没有完全平静下来的心绪,又产生了新的不平静:爱子得了重病,在给孩子治病过程中,她同医生之间产生了超出一般革命友谊的感情。于是一场对爱情忠贞与否的考验摆在她面前。虽然这种感情在她内心已经荡起隐隐的波纹,但她用理智战胜了感情,很快就平息了它。最后当女主人公跟自己的爱人重逢,幸福地走上新的革命征途时,我们还是为她的高尚情操所感动,因为她的心灵是象诗人所赞美的那样,恰似雪一样的洁白。

  《深深的山谷》的主人公大刘经受的考验更为严峻。她在抗战初奔赴延安的途中,结识和爱上了一个漂亮、聪明的青年知识分子,享受过甜美的爱情生活。以后,他们被分配到前线工作。大刘在革命工作的磨炼中光荣入党,而她所爱的人的个人主义人生观跟革命事业难以谐调。在一次残酷的斗争中,这个自私自利的软骨头因忍受不了“无尽的革命和斗争的日子”,跳下深深的山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刘虽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在党的教育下,她终于拨开了感情上的迷雾,同革命战士开始了真正的爱情生活。

  如果说《白雪的赞歌》和《深深的山谷)所写的爱情生活都十分严峻,那么《严厉的爱》里的爱情生活则耐人寻味。它的女主人公王兰在战争年代曾和一位八路军团参谋长结婚。她温柔敦厚,由于没有阻止负伤未愈的丈夫重上前线,结果造成丈夫因伤势恶化而死亡。于是她从此学医,并养成了严厉的性格。这种性格使爱慕她的倔强的邵虎不能忍受,大夫跟这位常来求医的人之间总是发生冲突。后来经过一位老将军的工作,邵虎有保留地“屈服”了,他们结成了眷属。从这没有正面描写的爱情生活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心灵的美。

  三个爱情故事都曲折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的内心世界刻划得细腻、含蕴。

  郭小川最有成就的叙事诗,是《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和《风前》)。长诗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三个大断面——一次大战役的战前、战中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描写,塑造了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

  将军是放牛娃出身,在艰难漫长的战斗岁月中成长为一员虎将。制定作战方案时,他充分信任我军指战员身上蕴藏的力量,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同时又广泛征求意见,估计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日夜苦思”,“再三审核”,在具体的部署上慎而又慎。然而,战争“确是一个怪物,出人预料的情况,常常不一而足”。战斗打响以后,我军打得异常艰苦。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局,将军当机立断派出英雄的警卫连狙击援敌,同时以“包天的大胆”,集中优势兵力,跟陷于包围中的敌军决故,取得了战役的全胜,显示了将军驾驭战争的伟大魄力和非凡才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日伪同蒋介石反动派勾结,不向我军缴械投降,战士中出现了急于同敌人硬拚和回家种地过小日子的思想苗头,将军这时虽已奉命调离自己的部队,然而他临走前仍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帮助这一部队提高政治素质,以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斗争形势。长诗通过这些描写,生动地刻划了将军的运筹精微、指挥果敢、工作深细的鲜明思想性格。

  对将军形象的刻划,不只是得力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动人心魄的战争场面描写,诗人还特别善于安排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细节、对话,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月下》一章里,将军在军情十分紧急、恶战即将开始的前夜,还豪兴满怀地邀秘书到河边散步赏月。他“静静地看,静静地听”:“生活该多么丰富!”“世界多么久远!”在战场上,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雾中》一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将军对警卫连长慈父般的爱。平时,他对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孤关怀备至,却也要求严格。当警卫连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自己年青生命的时候,将军又是那么激动,那么痛心。诗人对他们的关系中一些细节的描写,体现了真正的无产阶级人情美。在《风前》一章里,将军听到几个战士思想不太对头的夜话,当时他没有批评,更没斥责,而是在另外一个场合的风趣而亲切的对话中,帮助他们提高了认识。这使我们看到了将军的精神世界另一个侧面,他除了严肃的战斗以外,也和战士一样,说说笑话,谈谈家庭,崇高而平凡。

  长诗中其他几个人物,恩想面貌也很鲜明,如警卫连长、营长和老炊事班长。战争场面在长诗中既气势磅礴,又纹理不乱,足见诗人描写浩大场景的高超艺术功力。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叙事,可以说是郭小川叙事诗的共同性,然而《将军三部曲》又有更多的创造,如虽然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却常荡开去作景物描写和抒情独白,以加强对环境的渲染和主题的阐发,使诗中有景,有情,有意,格调清新,色彩绚丽。另外结构上的集中灵活、精细工巧,也是他的其它几首叙事诗所不及的。

  


Top  返回